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多学科“接力”——为高龄股骨颈骨折老人保驾护航
2019-11-07

多学科“接力”——为高龄股骨颈骨折老人保驾护航

“杨爷爷,咱们可以下地站起来了!”杨爷爷听到中关村医院骨科医生的话满心欢喜。两周前,年近百岁的杨爷爷刚做完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站起来行走,是他和家人从没想过的。

 

骨科主任叶坪和主管医师泥惠杰帮助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地站立

四周前,杨爷爷不小心因摔伤致右髋着地,导致右侧股骨颈骨折,来到医院骨科求诊。老人高龄,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病,其立即被告以病重,急需手术治疗。医院立即组织心内科、呼吸科、ICU、麻醉科开展院级多学科会诊尽管我院骨科有丰富的高龄髋关节手术治疗经验,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但考虑到杨爷爷的身体状况,2周后又进行了第二次院级多学科会诊,此次由副院长潘明康对患者目前的情况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详细的交代,并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检查,为患者手术能顺利且安全进行做好保障

 

9月11日,杨爷爷终于被推进了手术室,业务院长兼心内科主任潘明康制定了详尽的围手术期心脏专科诊疗方案,并亲自参与手术过程,为手术护航。手术一开始非常顺利,第一次风暴出现在髋关节脱位过程中,患者心率陡然下降,麻醉医生立即与台上医生沟通,潘院长考虑血栓等其他风险因素较小,建议暂缓手术操作,患者心率缓慢回升,危机解除,手术继续。在手术进行到假体周围骨水泥注入的时候,患者再次出现心率下降,手术操作再次暂缓,这次麻醉科高主任和潘院长的表情都凝重了很多,毕竟患者术前就有血栓,术中诱发血栓的可能性极高。但是患者心率很快就自己恢复了,手术室内凝重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下来。之后过程波澜不惊,最终在内科和麻醉科的努力之下,患者顺利拔管,回到了病房。

 

   我院骨科每年要为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进行百例手术,自2017年医院大力发展多学科协作,对于这样高龄、手术风险大的患者,多科专家解决所有问题,成了很多患者的期望,也为患者的手术安全做进一步的保障,这就是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英文简称MDT)。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来选择专家,从而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保证高质量的诊治建议和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专家们借助多学科联合会诊平台,广泛交流,取长补短,实现了各学科治疗方案的优势互补、相互衔接,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使病人受益最大化。中关村医院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医院未来致力打造成老年康复专业“大专科、强综合”的三级医院,作为北京市第四批康复转型公立医院,我院正全面推动落实康复体系建设,未来为更多的老年高龄患者保驾护航。

作者: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