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康复转型】互联网+医疗 足不出户享受心脏康复管家服务
2020-06-02

2040分,中关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忻蔚然正在病房内查房,接到一位居家心脏康复患者的家属来电,家属表示患者在家中感觉不适,冒虚汗,晚饭也没精神吃。忻蔚然一面建议患者立即佩戴居家心脏康复提供的心率带进行自主监测并将记录发送,一面迅速打开电脑,点击“心脏步行试验及应用系统”,查看患者刚发过来的监测记录。

监测系统显示患者此时的心电图为频率200/分的匀齐心动过速,血压70/53mmHg,经皮氧饱和度96%-98%。这是一位冠心病、有心肌梗塞病史,左室射血分数仅36%的患者,平时室性早搏就多,有过室性心动过速经历,综合分析,考虑患者是再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并已出现休克早期表现,情况危急。经过快速判断,忻蔚然立即拨打电话,让家属将患者赶紧送来医院。患者来院过程中,她与值班的其他医生和护士们已提前安排好病床、吸氧装置、监护、除颤仪及相关药品。21点,患者经绿色通道推入早已准备好的病房,此时患者危在旦夕,精神萎靡,全身湿暖,脉搏微弱,经皮氧饱和度96%,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测及心电图明确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14/分。立即储氧面罩吸氧,随时准备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2107分,患者鼾声入睡,做好准备胸外按压,予以120焦耳双向同步电复律,立即转复窦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复测血压91/58mmHg,经皮氧饱和度96%,急查血钾3.6mmol/L,继续补液,补钾,患者生命征逐步恢复,心电监测:窦性心律,室性早搏减少。

这是一次成功的营救,除了专业的判断处置,互联网+居家心脏康复系统功不可没。经历了此次新冠疫情,居家生活的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健身锻炼的必要性,然而,如何锻炼更安全、更有效?在此,“互联网+”的医疗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今年面临的康复转型验收对重点科室都提出了结合康复理念开展业务的要求,心血管内科在开展心脏康复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手段开展居家心脏康复模式进行规范化管理,开展有特色的心脏康复。项目利用可穿戴式的生命监护系统(心电为主,血压、血氧选配),配合医患在线点对点交互、个性化运动处方发放及监督执行,专门针对中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居家康复训练及自主监测,提高心肺耐力,及时预警心血管急症,令患者生活、运动无忧!

作者:忻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