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每年有70万人死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感染。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是对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生计、畜牧生产、经济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全球性威胁。针对日益严重的抗菌药品耐药性问题,第六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15年5月通过了一份全球行动计划。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对抗菌素耐药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避免耐药性感染的进一步出现和蔓延。2020年5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扩大了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WAAW)的范围,将重点从“抗菌药物”改为范围更广、更具包容性的“抗微生物药物”,鼓励采取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对策来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并决定从2020年起将每年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固定在11月18日至24日。
今年的主题是“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中关村医院多个科室纷纷行动起来,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
结合第19个世界慢阻肺日宣传活动,临床药师与呼吸及ICU专家一起,针对老年人长期呼吸系统疾病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问题为患者答疑解惑。
制作宣传海报并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宣言,多部门齐心协力,应对耐药。
首次以“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为核心讨论主题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医院地处中关村核心区,患者多为周边社区老年人,住院患者中长期卧床多重耐药的老年患者人数逐渐增多,抗生素使用水平居高不下,临床经常面临“无药可用、用不敢停”的两难境遇。本次病例讨论通过对老年科93岁长期卧床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生化检验以及用药情况进行多角度讨论。
各临床科室医生结合专业对该病例病程变化进行分析讨论。检验科主任阿孜亚指出要获得有效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也需要临床医生把握恰当的标本采集时间,合理选择检验项目以及使用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药剂科主任杨明娜在对患者用药进行点评后,以点带面对非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监测流程进行了梳理,并为临床医师们讲解了我院复方制剂抗菌作用,解决了临床“无药可用”的困扰。
副院长潘明康在点评中指出伴随人口老龄化社会现象,常见感染病原谱的变迁,耐药茵和易感人群的不断增加,临床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面临着严峻挑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应逐渐从“以行政部门干预为主”转变为“以多学科专业协作管理为主”,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不仅仅需要临床医生的努力,也需要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多部门多学科参与。
通过此次“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观念,提高了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危机的认识,得到了全院医务人员的肯定与患者的好评。遏制细菌耐药,人人有责,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公众能够了解细菌耐药带来的风险,改变认识误区,保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