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秋季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叠加杂草花粉传播,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进入爆发期。不少人出现症状后因分不清疾病类型盲目用药,反而延误病情。中关村医院药师从 “疾病速辨 - 科学用药 - 健康防护” 三方面,梳理核心指南,帮你精准应对。
1 张表分清 5 类常见呼吸道疾病
疾病类型 |
传染性 |
主要症状 |
常见病因 |
普通感冒 |
弱(病毒性) |
低热(<38.5℃)、乏力,鼻塞、流涕(清涕→黄涕)、打喷嚏、咽痛 |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
流感(甲/乙型) |
强(飞沫传播) |
突发高热(>39℃)、寒战、全身酸痛,头痛、干咳、乏力 |
流感病毒 |
过敏性鼻炎 |
无 |
眼痒、流泪、无发热,阵发性喷嚏、鼻痒、清水样鼻涕 |
花粉、尘螨、冷空气等 |
急性支气管炎 |
弱(病毒/细菌) |
低热、呼吸不畅,咳嗽(干咳或痰)、胸闷 |
病毒或细菌感染 |
哮喘发作 |
无(过敏或感染诱发) |
胸闷、呼吸困难,喘息、气促、夜间咳嗽加重 |
过敏、冷空气刺激 |
科学用药指南:对症治疗,拒绝滥用
明确疾病类型后,需遵循 “对症缓解、不盲目用药” 原则,避免无效用药或药物过量。
1. 普通感冒:对症缓解,禁用抗生素
治疗原则:仅缓解鼻塞、咽痛等症状,抗生素对感冒病毒无效,严禁滥用。
对症用药:鼻塞 / 流涕:伪麻黄碱(减充血)、生理盐水洗鼻(安全无副作用);咽痛:西瓜霜含片、布洛芬(镇痛);咳嗽:干咳用右美沙芬,有痰用氨溴索(稀释痰液);发热:体温≥38.5℃时,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中成药:风寒感冒(怕冷、清涕)用荆防颗粒;风热感冒(咽痛、黄涕)用银翘解毒片。
重要提醒:复方感冒药(如泰诺)含对乙酰氨基酚,不可与退烧药同服,防药物过量。
2. 甲 / 乙型流感:抗病毒优先,48 小时是关键
治疗原则:尽早抗病毒(48 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同步缓解高热、酸痛等症状。
对症用药:抗病毒药: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需医生 / 药师指导);退烧镇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缓解高热和全身酸痛);预防: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重要提醒:流感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若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立即就医。
3. 过敏性鼻炎:抗过敏 + 抗炎,避开诱因是基础
治疗原则:控制过敏反应、减轻鼻黏膜炎症,减少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是核心。
对症用药: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每日 1 次,嗜睡副作用小);鼻喷激素:糠酸莫米松(长期用安全性高)、丙酸氟替卡松(缓解鼻痒流涕);辅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残留花粉 / 尘螨)。
重要提醒:避免长期用含麻黄素的鼻喷剂,易加重鼻塞并引发 “药物性鼻炎”。
4. 急性支气管炎:止咳化痰,细菌感染才用抗生素
治疗原则:病毒性感染以止咳化痰为主;仅细菌感染(需医生判断)需用抗生素。
对症用药:病毒性感染(无黄脓痰):干咳用右美沙芬,有痰用愈创甘油醚;雾化可选 “生理盐水 + 布地奈德”(减气道炎症);细菌性感染(黄脓痰、血常规提示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需医生指导)。重要提醒:咳嗽超 2 周不缓解,需就医排查肺炎、哮喘。
5. 哮喘急性发作:快速解痉,急救药随身带
治疗原则:急性发作优先快速缓解气道痉挛,长期需规律控制炎症。
对症用药:急救药:沙丁胺醇气雾剂(随身携带,发作时快速缓解喘息);长期控制:吸入激素(布地奈德)+ 长效 β₂激动剂(福莫特罗)(需规律使用);诱因规避:冷空气、雾霾天少外出,外出戴口罩。重要提醒:喘息严重、用沙丁胺醇后无缓解,立即去急诊,别延误。
秋季呼吸道健康守护:预防 + 就医双关键
科学用药之外,日常预防和及时就医同样重要,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避免重症。
1. 日常预防:3 招降低发病概率
防寒保暖:早晚温差大,用 “洋葱式穿衣法”(多层衣物,便于增减),避免冷空气直刺激呼吸道;空气净化:雾霾天少户外活动,室内开空气净化器,降低粉尘、花粉浓度;增强免疫:适量补维生素 C(如新鲜蔬果),保证每日 7-8 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 紧急就医提示:出现这些症状别拖延
若出现以下情况,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立即就医:高热持续 3 天不退;呼吸急促、胸闷加重;血氧饱和度低于 95%(家用血氧仪可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