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0年3月,国内新冠疫情趋于稳定,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中关村医院在这个时候接到进驻区级集中医学观察点的任务,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工作人员,与临时组建的团队一起并肩战斗,经历了生命中难以忘却的21个昼夜。
这是一个团结奉献的群体。3月20日,在院长富大鹏带领下,不到5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迎来了第一批集中观察的归国人员,在随后短短两天时间内,接收了180多人入住,基于反复优化的流程、严格的规章制度,使信息报送、症状梳理、心理疏导、饮食搭配、生活起居等工作有序开展。这样高强度、高效率的背后,是每位工作人员辛劳工作和忘我付出。管理者时刻待命、上传下达;医生们认真照护、观察“客人”医学症状;护理人员负重消毒,一丝不苟;酒店员工运送物品、三餐;驻场警官时刻守护,保驾护航。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一位“客人”抑郁症加重,为了保证她的安全,在离开观察点前,需要医生全天候陪护;高浓度消毒液对呼吸道刺激很大,护士消杀时不停咳嗽,但没有谁消极推诿,没有谁抱怨叫苦。在医学观察点,酒店、公安、社区街道、疾控中心等单位协同配合,大家互相体谅,互相配合,汇成一股力量,全身心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这是一个温暖的集体。观察点工作期间,恰逢急诊科医师贾程辉、医务科李天曾的生日,院领导心系员工,送上来自全院的温暖和祝福。分享着寿星的蛋糕,天曾由衷地说:这是个特别的生日,我们一起战斗,一起成长,非常感恩!贾大夫说:希望工作结束后能好好陪陪老人和孩子……工作空隙,和酒店一位来自贵州的服务员大姐聊家常,她说到“我第一个报名的,事情总要有人做,你不做,我不做,那大家怎么办,国家怎么办?”一位没有上过什么学的大姐都能明白没有大家哪来小家,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只是平凡人,扛起了“责任”二字。
这还是一个感恩的群体。我们的“客人”为回国多方周折,到达酒店时,很多孩子连续3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精神高度紧张,身体异常疲惫,但他们非常体谅我们工作的不易,办理好入住后,会礼貌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是比任何赞扬都要贴心!医学观察结束离开时,他们的感谢也是对我们工作的尊重和认可。还有的“客人”,离开时匿名送来了鲜花蛋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的感谢。
结束第一周期的任务,工作由新一批战友接替,医学观察还在继续。2020年,开端的不易,却也因为一点一滴爱的汇聚,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这场疫情,早已不是只属于某一群人的战役,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除了肆虐的病毒,我们看到的,是手足同胞,是挚爱亲情,更是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作者:叶茂茂 中医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