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深藏于人体内,它的健康常常被我们忽略,35岁骨峰值达到最高后,便开始走下坡路,若不及时“储备”骨量,补充钙质,将可能引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被称为人体内的“静默杀手”,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其危害不仅源于越来越高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更重要的是源于疾病本身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以及造成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吃钙片——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回答。除了补钙以外,帮助钙的吸收才至关重要。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坚持锻炼、定期体检,这三点被认为是维护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法宝”,其中运动就是帮助促进钙吸收的最佳方式。
如何通过科学的运动强身健骨?
有大量研究显示,具有负重性质的运动,即站立位的锻炼方式能够刺激骨骼的生长,增加钙的吸收,例如健走、慢跑、有氧操、羽毛球等。专家建议,日行5000-10000步,能促进骨骼健康。2017年《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报告——健身跑人群关节炎的发病率仅为3.5%,而选择静坐少动生活方式的人群关节炎的发病率却为10.2%,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关节炎发病率为13.3%。从而可以看出,科学的健身走、跑运动有益于关节的健康,但运动一定要适量,切记过犹不及。
近年来,微信中不断出现“万步路保护了心脏,伤害了关节”的传闻。坚持日行万步路,尤其是平地上的步行,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大多数人,膝关节是安全的。坚持科学适量的运动,能够提高肌肉力量,促进骨骼生长,从而保护关节健康。
怎么健步效果最好?
有氧运动指南推荐,每日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min或高强度有氧运动15min,每周3-5次。进行健步走的有效步数应30min一次性完成,而非“零敲碎打,走走停停”。老年人每分钟至少90-120步,中青年可更快些或进行慢跑。
人进行极量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可通过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龄,进行推算。中等强度有益运动达到的心率是最大心率的60%-80%。也可“跟着感觉走”,健步走30min过程中达到可以说话,但不能连续唱歌,心跳略加快,微微出汗的状态。
健步走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保持肩颈部位放松。上肢应配合摆动,双手微微握拳、手肘屈曲90度。一方面可增加有氧运动量,更好体现有氧运动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锻炼上肢和胸部肌肉。为更好做好上肢运动,可采取辅助装备,例如手杖。手杖不仅有利于上肢运动,尤其对老年人上下坡行走还可以作为安全辅助。
科学的运动能够有效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增强骨骼质量。请坚持用实际行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年轻继续,为健康加“骨”劲!